春到四川峨邊彝族自治縣,一片片青翠的竹林沿著蜿蜒的硬化路向大山深處延伸,路邊一袋袋三月筍整齊地碼放著,等待運出大山。
在日前舉辦的首屆峨邊彝族自治縣采筍節上,村民冉劍川講述了一個“竹筍上國宴”的故事——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,峨邊三月筍登上國宴,從此聞名遐邇。三月筍上市早,味道鮮美,富含多種營養成分,深受今天的消費者喜愛。
峨邊彝族自治縣雨量充沛,日照充足,四季分明,適宜野生竹生長。全縣竹資源面積達38萬余畝,有三月竹、八月竹、油竹、蜘蛛竹、牛尾竹、苦竹等20余種,全年鮮筍上市時間長達9個月。
近年來,峨邊彝族自治縣確立以“生態優百姓富林業興”為目標,大興竹業。整合各級資金,在13個鄉鎮人工栽植培育竹產業面積5.76萬畝,建成省級竹產業示范基地1個。2022年末,峨邊竹產業綜合產值達3.4億元。峨邊彝族自治縣積極落實科技賦能先行戰略,加強與高校及科研單位聯動,在優質筍用竹種質資源挖掘、創制與推廣示范,筍用竹下游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與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強合作,推動本土特色農產品走出大山、走向全國。
采筍節活動當天,峨邊彝族自治縣政府與西南科技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,并舉行“一院三站兩基地”揭牌儀式。峨邊彝族自治縣將以南環林竹風景線——現代竹產業園區項目為抓手,通過林竹產業升級、生態修復、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,充分利用特色資源,將竹筍作為現代林竹產業園主導產業,以建設高效筍用竹基地和竹筍食品加工園為重點,促進竹生產、加工、物流、休閑、旅游等為一體的產業集群,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2023年,峨邊彝族自治縣將重點抓好“兩基地一環線”建設,確保建成楊河、平等兩個現代林竹產業基地,打通百里林竹南環風景線,完成0.9萬畝的林竹新造。爭創2個省級竹產業基地,創建1個縣級園區、申報1個市級園區、規劃1個省級園區。健全完善“峨邊竹筍”保護機制,打造峨邊農特產品地域品牌。借助鄉村振興東西協作平臺,突出產業協作,鼓勵和支持企業參與竹產業發展,從竹資源大縣向竹經濟大縣積極跨越。